栗荴
栗荴
(《纲目》)
【来源】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内果皮。植物形态详"栗子"条。
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甘,平,涩,无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治瘰疬,骨鲠。
【选方】①治栗子颈:栗蓬内膈断薄衣(栗荴),捣敷之。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
②治骨鲠在咽:栗子内薄皮(栗荴)烧存性,研末,吹入咽中。(《纲目》)
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而成,信息的准确性不足,如有身体不适,请医院就诊!
随便看看
中药名著
栗荴
(《纲目》)
【来源】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内果皮。植物形态详"栗子"条。
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甘,平,涩,无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治瘰疬,骨鲠。
【选方】①治栗子颈:栗蓬内膈断薄衣(栗荴),捣敷之。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
②治骨鲠在咽:栗子内薄皮(栗荴)烧存性,研末,吹入咽中。(《纲目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