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稗子
山稗子
(《滇南本草》)
【异名】红果莎、乌禾、旱稗(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),红稗、野红米草、水高梁、
野鸡稗、红米、野高梁(《云南中草药》),土稗子、山高梁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
【来源】为莎草科植物山稗子的果实、根或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山稗子
多年生
秃净草本。根茎横走。茎三棱形。叶线形,长30~50厘米,先端长尖,叶鞘秃净。苞片呈叶
状,线形,褐色;穗状花序多数,密集形成顶生圆锥花序式;鳞片淡褐色,卵形,覆瓦状排
列;雄蕊3;囊苞卵形,有短喙,红色。小坚果卵状三棱形,棕红色,包在宿存的囊苞内。花
期春夏。
生山坡林边或疏林中。分布西南等地。
【采集】秋季采收,洗净
,晒干。
【性味】①《滇南本草9:"米:味甘;壳:涩;根叶:苦涩,性微
寒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》:"果:甘微辛,微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凉血,止血
。治月经不调,崩漏,鼻衄,消化道出血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专治妇人散经败血之
症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》:"果:透表止咳,补中利水;根:止血调经。"
【
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【选方】①治妇人气血亏损,肾肝血虚,行
经头晕、耳鸣,五心烦热,腰疼,肚腹冷疼,气胀,心慌怔忡,血行淡黄色,或三天巳止,
或五天再行,七八天又行方止,故有散经败血之名;或月水过多,将成崩症,或已成血崩:
山稗子五钱,煎汤点水酒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②治崩漏,月经过多,产后出血:山
稗子根二两。红糖、胡椒为引,水煎服。
③治水痘,百日咳,鼻衄,消化道出血:
山稗子全草五至八钱。水煎服。
④治麻疹:山稗子果五钱。水煎服。
⑤治
脱肛:山稗子果二两。炖猪大肠服。(②方以下出《云南中草药》)
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而成,信息的准确性不足,如有身体不适,请医院就诊!
随便看看
中药名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