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槟榔
山槟榔
(《云南中草药》
)
【异名】山萝卜、化积药(《云南中草药》),地葫芦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
【来源】为唇形科植物鸡脚参的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鸡脚参
多年生草本
,高20~30厘米。根粗壮,外皮黄褐色,须根多数。茎直立,黄褐色,被长柔毛及混生的具
腺短柔毛。单叶对生,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4.5~13厘米,宽2.2~6.5厘米,基部楔形,边缘
具钝齿,两面均被柔毛。轮伞花序有花6朵,排列成单一的假总状花序;苞片小,卵圆形,长
4~5毫米;花萼紫红色,宽筒状,长7~8毫米,上唇大,圆形,边缘下延,下唇4齿分离;花
冠浅红色至紫色,长1.8~1.9厘米,花冠简直,上唇4浅裂,下唇全缘,内凹;雄蕊4,2长2
短;花柱顶端棒状。小坚果球形。
生于旷野、山地林下或草坡上。分布于云南、贵
州、四川等地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挖。洗净晒干。
【性味】《云南中草药
》:"辛甘,平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祛风除湿,镇痛化积,接骨生
肌。治脉管炎,食积,蛔虫病,骨折,风湿痛。"
②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"清肺润燥
,益阴敛汗。治虚弱头晕,虚汗,咳嗽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
用:研末包患处。
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而成,信息的准确性不足,如有身体不适,请医院就诊!
随便看看
中药名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