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叶杜鹃
小叶杜鹃
(《陕甘宁青
中草药选》)
【异名】黑香柴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。
【来源】为杜鹃花
科植物头花杜鹃的枝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头花杜鹃
灌木,高50~100厘米。茎直立
,多分枝,微弯曲,节间短,老枝深褐色,嫩枝淡绿色,密枝垢鳞。叶互生,多生于嫩枝上
。伞形花序顶生.头状,花约5朵;花萼5,不等大;花冠管钟状,蓝紫色。蒴果卵形,有垢鳞
。
生于阴山坡的灌木林或杂木林中。分布甘肃、青海等地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
。阴干,切段或蒸馏取挥发油用。
【性味】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:"辛,
温。"
【功用主治】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:"止咳平喘,祛痰;治慢性气管炎,哮
喘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3钱。
【临床应用】治疗慢性气管炎
从小叶杜鹃叶中提取杜鹃油,从三棵针中提制成硫酸氢黄连素,从苦杏仁中提取苦杏仁
甙,按下列剂量将3药装入胶囊备用:杜鹃油0.09克(O.1毫升),硫酸氢黄连素0.25克,苦杏
仁甙0.02克。每日4次,于早、中、晚饭后各服1颗,睡前服2颗,疗程10天。共治疗350例,
年龄为50~79岁,病程多数在6年以上,最长达50年。疗效:临床治愈41例(11.7%),显效112
例(32%)。对130例患者未经稀释的痰液作了培养,全部有细菌生长,如卡他双球菌、肺炎双
球菌、甲型链球菌,类白喉杆菌、流感嗜血杆菌、白色葡萄球菌等;96例的痰液培养作了治
疗前后的对照,治疗后的阳性率比治疗前显著减少。本方有较明显的止咳、化痰、消炎作用
,但平喘效果不够强。5%左右的病例出现头昏、口干、胃部不适等副作用,个别病例有腹胀
、腹泻及荨麻疹,均自行消失。此药对心电图及肝、肾功能未见明显影响。
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而成,信息的准确性不足,如有身体不适,请医院就诊!
随便看看
中药名著